更新时间:
中新网盐城9月24日电 (记者 徐珊珊 谷华)2025全球滨海论坛24日在江苏盐城开幕。多国政府部门负责人、驻华使节,有关国际机构和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可持续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携手扩大生态“朋友圈”。
本届论坛以“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主办。
论坛发布《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况报告》,该报告首次系统评估了全球13类滨海生态系统的分布、变化状况及主要驱动因素,总结了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优先行动建议。同时发布的《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为各国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减灾提供了实用参考。
作为中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的实践成为论坛关注的焦点。盐城四十年来坚持生态优先、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保护经验,成功将麋鹿种群从1986年引进的39头恢复至如今的8500余头,其繁殖率、存活率及年递增率均位居世界首位。同时,盐城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运维全链条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盐城的实践告诉我们,湿地不是发展的障碍,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资产。”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卡洛斯·阿尔德科表示。
论坛的“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新伙伴加入仪式上,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从最初的15家增至25家,合作网络愈加广泛。马尔代夫渔业和海洋资源部国务部长阿米纳特·侯赛因·沙里夫指出,在全球滨海论坛这一平台上进行深度协作至关重要,各方需加强知识、技术、金融交流,以保护沿海生态系统,支持蓝色经济,建设气候韧性社区。
论坛期间还将举行多场平行论坛、特色活动等,各方将继续共商、共建、共享,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海世界凝聚更多共识与力量。(完)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