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新网南昌9月23日电 (记者 李韵涵)9月23日,记者从“持续擦亮江西林改品牌 走深走实先行先试之路”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已优化调整公益林51.96万亩,合理利用公益林林下空间487.8万亩,唤醒了“沉睡”的青山。
据江西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皓介绍,自2023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把江西列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以来,江西按照“放活山权、激活林区、谋活利民”的总思路,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五级林长抓林改、多支队伍齐上阵、两大活动抓落实”的“林长+林改”工作机制。
据了解,江西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地提前延包试点,在总结广昌县集体林地提前延包试点的基础上,江西林业部门创新“八步工作法”,对承包期不满10年林权,提前开展延包30年以上,确保集体林地承包权长期稳定,让林农吃下“定心丸”。目前,江西完成延包合同签订873.74万亩,占全省应延包面积的74.4%。
此外,江西在全国率先建立林权管理服务系统和林权数据库,创新“落大宗发小证”“三维指界”“收益权量化到户”等举措,化解林权历史遗留问题44.56万宗,为延包扫清了障碍。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建立林权登记协同便民服务机制,实现林权审批、交易、登记信息实时互通共享,目前,全省累计颁发林权类不动产权证6.34万本。
针对老百姓在经营公益林过程中,只得补贴,不能合理经营的问题,江西林业部门全面落实国家林草局支持江西先行先试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优化调整公益林的指导意见(试行)》,在生态区位不重要、生态状况不脆弱的公益林中,选择立地条件较好、交通方便、水源较为丰富的林地调出公益林范围,用于培育大径材,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
同时,江西林业部门创新提出“以规定库、以库定用、以用定调”和建立“预调出库、预使用库”的“三定两库”区划方式,按照“县级申请—市级审核—省级批复”的程序审批,实现了该保护的保护,该发展的发展。目前全省已优化调整公益林51.96万亩,合理利用公益林林下空间487.8万亩,唤醒了“沉睡”的青山,广袤的山林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完)
【编辑:张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