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新网9月19日电(记者 石睿)2025年,美联储于9月首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至4.25%,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时隔9个月,美联储再度降息。
“美联储本轮降息不仅意味着美元利率中枢开始下移,也重塑了全球资本的风险定价。”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为中国资产走强提供更有利的窗口期
本轮美联储25个基点的降息符合市场预期,其性质更接近预防式的风险管理。
章俊认为,美联储“风险管理式”降息并不会直接改变中国市场运行节奏,但客观上降低了外部约束,为中国资产稳步走强提供了更有利的窗口期。
一是中美利差重新修复,提升了中国债券的长期配置吸引力;二是美元的强势预期就此被削弱,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三是国际资金在风险溢价下降的环境下,对A股和人民币资产的顾虑减少,将更愿意增加战略性配置。
为中国宏观政策发力提供更多的空间
有市场分析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对此,章俊持不同看法。
他表示,当前欧洲央行已处于宽松周期的尾声,未来操作空间有限;日本则正处在加息态度逐渐确立的阶段,政策立场与美联储明显背离;新兴市场央行则更多取决于本币汇率与经济走势,跟随美联储“一致行动”的内在条件并不完善。
中国会如何应对此次降息呢?章俊认为,美联储本轮降息为中国宏观政策发力提供更多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简单跟随。
他进一步分析,中国宏观政策的重点仍在于稳增长与防风险,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适度,通过结构性工具与信贷引导支持实体经济,在财政端,扩大有效投资和优化支出结构依旧是核心抓手。
“美联储的降息为中国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但真正决定政策取向的仍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节奏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年内预计美联储或将继续降息
美联储今后的降息节奏颇受全球市场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者会上明确指出,政策利率依然高于中性水平,仍具限制性。
章俊分析,这意味着美联储会保留政策工具箱的余地,以防就业下行风险进一步积累,而不是提前释放全部宽松空间。
哪些条件可能触发美联储下一次降息?章俊预测,如果未来美国失业率连续性抬升至4.5%以上、消费动能明显减弱,同时通胀回升确认是属于一次性冲击,美联储可能会选择再次降息,降息合理的时间窗口更可能落在12月,调整或仍是25个基点。(完) 【编辑:付子豪】